作者:杨平平
发布时间:2016-03-03
浏览量:2173
来源:海宁日报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的力量,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破局。目前,我市已引进三项先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在部分村分别试点。这些治水工艺不仅成功治理了农村生活污水,还成了美丽乡村里的一道新景观。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将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转变,这些“高科技”也将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个“池”解决一个组的污水处理难题
近日,记者走进斜桥镇斜西村立新组,家家户户洗衣台周边都十分干净,看不见农村洗衣污水横流的景象。临近春节,每逢有亲朋来家里作客,村民沈强总忍不住“炫耀”一番村里的新面貌。
在立新组,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水泥砌成的洗衣台,有的靠近河边,有的靠近田边,有的就在路边。一直以来,让沈强颇为反感的就是,洗衣服后,污水四处横流,有些污水流进河里,还污染了河水。
“现在,这样脏乱的现象都看不到了!”沈强说,奥秘就是组里的一块田地里,被绿色铁丝网围着,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神秘基地”——多介质生物滤池,“经过这个小池子,污水都变成了清水,再也不会发生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影响环境的情况了。”
记者来到多介质生物滤池现场。项目施工人员成初打开一个水泥池的盖子,只见里面的水发黑,水面上还漂浮着油污,“这些是从农户家里搜集来的生活污水,如餐厨污水、厕所冲洗污水等,不仅有油污,还含有很多化学物质。”紧接着,他又打开了一个水泥池上的盖子,里面则是一池如溪水般干净的清水,他用手捧起了一捧水,给记者闻了闻,完全没有异味。“这就是多介质生物滤池的能耐!”成初笑着说。
专家送来了高科技低成本的治水工艺
2013年6月,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国际水环境专家孙永健博士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成立嘉兴领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并作为海宁领军人才企业入驻市科创中心。
通过招投标,孙永健博士团队核心成员籍国东教授主持设计多介质生物滤池直接应用到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一生态”工程,并在斜西村立新组建起了全市第一座使用多介质生物滤池技术的“后一生态”池,管理组里38户农户的生活污水。
据介绍,整个多介质生物滤池由沉淀池、过滤池、氧化池、反氧化池等构成。成初从氧化池池底捞上来一片黑色物质介绍说:“池中就是投加了这种高效脱氮除磷微生物试剂(菌种),分别对难降解的有机物、油和氨氮具有极高的降解作用,而且对有机酸和硫化物等异味以及脂肪酸、表面活性剂、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都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在各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这项工艺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成初说,该处理系统全程自动控制,在低动力情况下可以间歇运行,每12个月维护1次,无需专人值守。该系统每天能处理50吨污水,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只有0.1元。
该工艺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好。据了解,多介质生物过滤池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B标准,水质指标能够达到Ⅴ类水标准(除饮用外,可作其他任何用途),处理之后直接流进河里,不会产生污染。
“科技治水”奏响治理污水新篇章
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治水专家和科技治水项目,为“五水共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据悉,嘉兴领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在我市一共要建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其中斜桥镇新农村30吨项目及斜西村50吨的2个试点已投入运行,从运行结果看,效果不错。
去年,除了多介质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我市还引进了其他两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如在盐官镇红友村西斗组等全市83个试点建设了具有较高处理效率的A2/O处理工艺;在全市50多个试点建设微生态滤床工艺,不仅能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还能为农村增添一道道美观的绿化景观。
市环保局副局长沈卫表示,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市治水的重要法宝,从处理效果上看,这三项工艺都能满足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求,接下来将逐步在全市全面推广。